庆阳市委编办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抓手,持续夯实信用信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促进形成了事业单位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严格依规登记,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把事业单位登记关,规范“一网通办”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各环节,对登记材料实行“线上线下”双核查制度,切实维护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严肃性,为诚信发展夯实“信用基石”。今年以来,共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7个,变更登记52个,注销登记5个,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落实公开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坚持“应归尽归”原则,按照“七日双公示”制度及《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要求,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内发布公告,并及时、全量归集至甘肃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事业单位登记信息互联共享。今年以来,通过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及“信用中国(甘肃)”网站同步公示信用信息64条,实现了事业单位信用信息高效共享。
三是强化信用监测,完善信用应用工作机制。主动在“信用中国”网站开展事前信用核查,促使事业单位法人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根据《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办法(试行)》规定,在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名录库中按3%的比例随机抽取单位进行抽查,重点检查事业单位年报报送质量、业务开展、登记事项变更、证书印章管理等情况,并将抽查情况和查处意见进行公示,接受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倒逼事业单位对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负责,引导事业单位诚信开展业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