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坚持” 推行“大科室”制改革的经验

来源:监督检查科 作者:高伟 发布时间:2024-08-15

   近日,按照市委编委领导安排,庆阳市委编办赴酒泉市考察学习了党政机构“大科室”制设置机构编制评估的经验做法。通过考察学习交流,我们认为酒泉市在开展党政部门“大科室”制改革中,有五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一是坚持精准选点先试,稳妥有序推进。酒泉市委、市委编委高度重视“大科室”制改革工作,先期确定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5个部门进行试点,研究提出“大科室”制改革政策口径,妥善做好政策配套和业务接续。采取“走下去、请上来、背靠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及时协调解决试点部门单位在改革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大科室”制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

       二是坚持全面梳理职能,推进科室重构。依托“三定”规定,系统梳理涉改部门的历史沿革、主要职能、内设机构演变、人员编制调整等情况,对部门内设机构进行工作饱和度测算,为科学整合科室、划分职责奠定了基础。以优化配置职能为前提,充分考虑部门单位实际,原则上部门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不少于30%对机构编制规模较小、内设机构数少等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三是坚持合理配置资源,凝聚工作合力。依据内设机构工作饱和度,综合考虑工作能力、年龄结构等因素,由部门统筹将编制力量配置到各内设机构及具体岗位,配强承担主责主业内设机构的工作力量,人员最大限度统筹使用,多岗位、全方位锻炼干部,彻底消除“一人科”“两人科”。

       四是坚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逐一细化分解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对应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构建权责匹配、简明实用的清单模式。探索实行AB角制,在不同业务流程中担当不同工作角色,一专多能、一岗多用,做到工作有侧重、分工不分家,形成了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五是坚持强化绩效评估,固化改革成效。将机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纳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范畴,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依据和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有效巩固了改革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