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委编办“三个坚持”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挖潜创新

来源:监督检查科 作者:高伟 发布时间:2024-10-08

       近年来,庆阳市委编办立足机构编制现状,通过内部挖潜、创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盘活用好事业编制资源,着力推进“小散弱”事业单位改革重塑,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优化整合“小散弱”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力度,将编制规模较小,同一领域内职责任务相近、职能配置过于分散、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撤并整合,参照“大部制”思路实行综合设置,进一步精减编制,力求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如市农业农村局所属的减负办、能源办、绿色食品、水产工作、农机化推广站等单位进行整合设置,其所属事业单位减少8,实现农业领域政务服务类事业单位综合设置。

        二是坚持盘活存量与创新服务相结合,推进国有林场编制资源盘活利用。持续推进《关于创新子午岭国有林场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意见》及《护林员队伍建设保障方案》《专职聘用制护林员管理办法》等一揽子制度措施的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事务性、技术性、劳务性等服务事项推向市场,变事业单位传统的“既养事又养人”管理模式为“养事不养人”。建立以合同制为主的子午岭林区管护队伍,推行社会化改革。2023年,采取“边腾退正式护林人员,边补充合同制护林人员”的办法,腾退基层林场编制155名,补充专职聘用制护林员142人,既盘活了机构编制资源,又优化了国有林场体制机制。

        三是坚持从严管理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严格控制事业机构编制增量。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要求,严格控制全市事业机构总量,原则上不新增事业单位,确需设立的,按照“撤一建一”方式解决;对确因工作需要新增事业编制的,按照“有减有增、内部调剂”原则,从系统内同类事业单位空编中划转调剂。同时,结合国防动员、疾病预防控制等行业改革,加大“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力度进一步减数量、优布局、强属性、提效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