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三个聚焦”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镇原县委编办 作者:郭荣达 发布时间:2023-09-20

   今年以来,镇原县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探索创新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方式方法,突出“三个聚焦”,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法治”,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机构编制法治建设,始终树牢“编制就是法制”意识,切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和发展机构编制工作。持续强化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加大法规制度建设,树立法规制度权威,全面落实编委领导体制和编办归口管理要求,充分履行党的工作机关和政治机关职责。进一步凝聚机构编制工作合力,规范机构编制事项的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监督问责程序,严守机构限额、领导职数、编制总量、编制种类等政策红线,将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纳入县委巡察、党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进一步突出政治监督,让纪律和规矩“长牙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将法治建设融入机构编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聚焦“调控”,挖潜盘活用好编制资源以深度挖潜、盘活存量、保障重点为基线,持续推进机制建设,创新调控措施,在编制周转、挖潜创新、统筹使用等方面主动探索,推动编制资源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坚持让编制资源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按照“突出重点、保障急需、核得出去、收得回来”的原则,紧盯超编人员消化、项目人员入编、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问题,通过对重点领域编制保障及深层次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立编制周转制度,对“大口”“大块”“大条”进行分析研判,将分散在各部门单位的空编资源尽量统筹起来使用,有针对性地解决编制难题,破除“编制归部门所有”的观念,强化编制资源的“公共”意识,解决“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真正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到“刀刃”上。

       聚焦创新”,转变机构编制工作思路以激发外部潜力、减轻内部压力、缓解供需矛盾为导向,坚持从体制机制外寻求方法措施,以“小切口化解大问题”。对个别部门承担的阶段性临时性事务工作,探索组建临时性工作班子,负责抓促指导工作落实,在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撤销。对部分单位工作力量不足的,按照“严格控制、明确权限、依法管理、保障权益”的原则,鼓励需用人单位通过招聘公益性岗位补充人员力量,在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不增加。对部分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引进人才难度大、工作需求难以满足的,鼓励涉及单位逐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利用市场提供、社会力量承担的专业技术或后勤服务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缓解机构编制保障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