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委编办多措并举着力优化编制资源配置

来源:宁县委编办 作者:宋维军 发布时间:2025-04-28

       今年以来,宁县委编办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结合党内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精心安排部署,扎实开展结构性超编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盘活用好了编制资源,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效能。

       一是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明目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等法规制度,县委编委主要领导就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破解结构性超编问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县委编办主动作为,全面梳理结构性超编问题,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强化工作机制,明确整改目标任务、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加强调研,深入查找“寻根源”。组建问题整改工作专班,由县委编办分管副主任带队深入各部门(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采取查阅历史沿革资料、实地座谈交流沟通方式,详细了解各部门(单位)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包括人员年龄、学历层次、专业构成等,全面掌握超编的深层次原因及本年度的自然减员情况,为后期消化结构性超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部门联动,众智合议“出点子”。 建立了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 结合人员调动、 自然减员等情况,及时更新完善结构性超编问题整改台账,并向组织、人社部门反馈存量问题。严格执行部门协调配合约束机制和编制前置审批制度,在干部配备、人员调动,严格落实编制审批前置管理,严把进人关口,从源头上坚决杜绝“边整改、边超编”的问题发生。

       四是分类施策,消化整改“亮实招”。按照分类施策、先易后难的原则,在配备干部、人员调动、公务员考录、专业人才引进时严格按照“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需进人”的原则,充分考虑单位性质、编制类型、空编数额和结构比例等因素科学配置编制、补充人员、优化结构积极衔接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超编单位的人员有序调整到有用人需求的空编单位,将因机构撤销导致的超编(配)干部交流调整到领导职数空缺单位,结合自然减员逐步解决结构性超编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