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环县委编办紧紧围绕服务事业单位法人主体、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核心职能,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通过“优化流程、强化指导、深化监管”三步走策略,着力提升事业单位登记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便捷化和高效化水平。
优化流程,在“简”字上求突破,提升服务便捷度。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以简化环节、压缩时限、精简材料为目标,大力推动登记服务流程再优化。 一是推行“一网通办”, 依托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今年以来共指导网上办理登记32件,让“数据多跑路”,实现设立、变更、注销、证书补领等各类登记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二是按照“最多跑一次”和“即时办结”服务要求,坚持单位申请材料电子化提交并在线审核、反馈结果,最大限度减少单位上门次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事项,做到受理审核后即时办结。三是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梳理登记服务所需材料清单,坚决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文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能够通过内部核查或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再要求事业单位重复提供相关资料,极大的提高了服务效能。
强化指导,在“准”字上下功夫,提升服务满意度。 针对事业单位在办理登记业务中可能存在的政策不清、 流程不熟、 操作不便等问题, 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材料准备、系统提交、现场审核等,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顺利完成登记。编制标准化服务指南,对各类登记业务的办理依据、申请条件、材料要求、流程图示、办理时限等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形成清晰明了、通俗易懂的服务指南和示范文本,方便事业单位提前准备。开通多元化咨询渠道,畅通电话咨询、线上答疑等渠道,建立与事业单位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答疑解惑,收集意见建议。全年共解答各类咨询70多次。
深化监管,在“实”字上见成效,提升管理规范度。坚持放管齐抓,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事业单位运行,维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一是强化年度报告公示。督促事业单位按规定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加大对年报信息的抽查力度,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未按规定报送和公示的单位,依法依规进行提醒处理。二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动态调整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确保抽查工作规范、公正、透明。今年共抽查事业4家,发现问题1个,目前已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