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3月1日)
这次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国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2016年机构编制工作。省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三运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传达学习贯彻全国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三运书记批示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机构编制工作新成效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机构编制工作深入推进、攻坚克难之年。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突出表现在:一是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在全面、有序承接国务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省政府先后五批取消调整和下放涉及企业投资、生产经营许可及资质资格认定等审批事项397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通过清理取消和下放调整审批事项,有效减少了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干预,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二是权责清单全面落实。抓住“清权、减权、制权、晒权”四个主要环节,对政府部门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弄清了底数。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分别在2015年6月、8月、10月全部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发布,比国家要求分别提前了6个月、16个月和14个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各地各部门编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加载,全面推进政府系统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管理、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不断优化政府职能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有效解决了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协调性和执行力。通过大力推行集中审批、优化流程、服务承诺、网上办事等措施,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政府公信力稳步提高。四是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实现突破。配合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调整充实了省纪委派驻机构,优化整合了市州纪委内设机构和职责,强化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的职能。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员统一管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省市县均组建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嘉峪关、定西两市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在嘉峪关市开展了统一市场监管改革试点,为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累了经验。五是机构编制管理得到强化。省编委印发了《甘肃省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向各市州分解下达了控编减编目标任务,对市县两级控编减编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中央“两个只减不增”的要求全面落实,2015年全省机构编制总量实现了零增长。将执行机构编制纪律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将控编减编和清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情况纳入巡视监督范围,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纳入省政府专项督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机构编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影响和制约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问题还程度不同的存在,推进改革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还不够科学,机制和手段还需进一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还不够规范,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及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编制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方向,是当前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就机构编制部门而言,就是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整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推进紧密契合;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就是要着眼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省委和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力争在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要着眼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实际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强脱贫攻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城市管理等薄弱环节,不断释放体制机制改革蕴含的巨大红利,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机构编制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刻领会贯彻,确保机构编制各项工作举措始终顺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体讲,要在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制度创新中摆脱思维定式,打破老的套路,用创新的思路、举措,不断加大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激发创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架构和人才支撑。要在协调推进上下功夫,长期以来,我省机构编制偏重于经济发展领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明显,政府对经济领域的直接管理将逐步弱化,一些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逐步显现,而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领域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这方面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很好地跟上,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推进步伐,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问题导向,下功夫推进政府及部门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协调,从而进一步发挥好机构编制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为营造生态文明良好环境多用力,机构编制部门要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部署,完善大气污染治理、饮水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安全、优美环境等方面的监管体制,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倾斜,推动美丽甘肃建设,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要为加快开放步伐作保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省已由西部内陆省份转变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机构编制部门要立足国家赋予我省的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战略合作基地定位,围绕实施“13685”发展战略、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机构编制方面做好保障,提高全省对外开放质量,推动内外联动,形成有利于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要为共享发展成果强服务,要以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谋划制定机构改革编制管理的新举措,多出新招实招和管用的招,务求人民群众看得到、体会到、享受到改革管理的成果。
三是机构编制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法宝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机构编制部门要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继续精简那些制约发展、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审批事项,坚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要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把“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要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不断规范政府部门权力运行,健全完善机构编制标准,做到重大改革、管理举措于法有据,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有章可循,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四是机构编制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机构编制部门要立足职责,加强谋划,主动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凡市场能够调节的交给市场,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理顺关系、整合市场监管资源,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环境,降低创业创新的门槛,有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要为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我省作为传统原材料工业大省,去产能去库存的任务很重,需要通过优化重组、僵尸企业“出清”等办法促进产能有效化解,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企业人员分流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国资、人社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三要为扩大有效供给做好服务。增加市场需求大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是破解我省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加快医院、教育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三、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工作新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常态,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坚强有力体制机制保障。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且未触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防风险任务繁重艰巨,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把下放的文章做足。下力气再取消下放一批制约企业生产和投资经营活动、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审批事项,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做好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和削减工作。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将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项逐步转移出去。继续推动解决行政许可事项办证难问题,减少一批年检和培训,减少一批重复证照。取消下放既要注重数量,更要讲求质量,注重提高下放审批事项的“含金量”,加大对市县两级承接事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解决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等问题。二要加大监管力度,把管理的文章做实。要适时对下放权力组织“回头看”,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取消下放事项切实落地,严肃纠正明放暗不放、变相审批等行为,特别是要注意解决权力下放后“接不住”、“不会管”的问题。在进一步做好“两个清单”的融合工作的同时,抓紧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思路,更多运用法制化、市场化的监管方式,重点在市场监管领域,大力推广随机抽查制度,切实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三要优化规范审批行为,把服务的文章做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的是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广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好经验好做法。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要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行政审批”推进“网上行权”,强化部门间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使审批服务更为高效便捷、公正公平。
二是不断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条”、“块”、“面”相结合,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力争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要在“块”上,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梳理全省执法机构情况,摸清家底。科学划分执法权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执法领域和职责,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省编办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嘉峪关、定西两市综合执法试点和嘉峪关市统一市场监管试点工作的业务指导,认真总结和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执法资源统筹利用、合理配置。二要在“条”上,重点做好司法、审计、环保领域的体制改革。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要按照中央批复的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年内完成省以下法院、检察院机构编制统一管理试点工作,明年全面推开。在审计体制改革方面,做好省以下审计部门的机构编制统一管理调研工作,积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途径办法,切实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环保体制改革方面,按照中央部署,在试点的基础上,适时推进省以下环保监测执法垂直管理工作,不断理顺生态环境领域的管理体制。三要在“面”上,不断理顺部门间职责关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及时修订“三定”规定,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对分散在政府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做到责任明确、权责对等,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叠、权责脱节的问题。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现象。
三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我省经济总量小,财政供养人员多,财政压力大。这样的省情决定我们更要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两个只减不增”要求,守住总量底线,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真正把机构编制这一重要执政资源管好用活。一要在“控”字上下功夫,严把总量。继续抓好控编减编方案的组织实施,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落地。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部门联席会议,要定期研究协调控编减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坚持新建机构“撤一建一、撤二建一、先撤后建”,人员编制实行内部调剂,切实把机构编制总数控制在2012年底总盘子内。省市两级分级对现有空编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新进人员一律在现有空编和自然减员内招考(招聘)。各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办事机构,不核定人员编制。要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核准制度、工资联审制度,实现实有人员与编制和领导职数相一致、相对应。二要在“减”字上花气力,腾出余量。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期目标和硬约束。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在确保编制总量不增的前提下,勇当“剪刀手”、敢于“唱黑脸”,腾出更多的编制用于保障发展急需。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整合执法队伍等,减少机构编制;通过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结合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行业学会商会脱钩等,对职责相近、设置重复、职能萎缩的各类事业单位加大撤并整合力度,核减收回编制;通过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及时核销事业编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探索新的用工机制,减少编制需求。今后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的公共服务事项,不再新设机构、核定编制。三要在“调”字上想办法,盘活存量。要向深化改革要编制,探索建立在总量内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调剂使用编制的途径和办法,加大动态调控、余缺调剂力度,把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要向管理创新要编制,继续抓住重点系统创新挖潜,精干内设机构,减少管理层级,压缩管理人员,推动编制下沉。要向运用信息技术要编制,通过电子政务等科技手段,减少人力使用。机构编制部门要探索“互联网+机构编制”的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标准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努力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执政资源。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抓好工作落实,不断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机构编制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经常听取工作汇报,支持机构编制部门依法履职尽责。组织、编办、财政、人社等编委会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密切配合、运转顺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高度重视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注重把那些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要严肃工作纪律。机构编制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规定和基本工作制度。要继续严格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设立与变更、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受理、研究、办理。严禁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划拨经费、项目审批、评比达标等为条件,要求下级政府设置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增加编制。各部门起草的行业规章、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等,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提出要求。在司法、审计、环保等领域体制改革过程中,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对在改革期间突击进人、提拔干部等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这里我强调一下,今年是换届之年,各地各部门要严明纪律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领导职数和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干部、调配人员,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和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严禁超编进人。
三要严格审核把关。各级编办是推进机构改革、管理机构编制的职能部门,必须始终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省编委关于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精神,担负起推动改革的责任。要始终坚持讲原则讲纪律,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事,牢牢把住关口,坚决防止机构编制膨胀。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要重点加强对简政放权、控编减编、部门“三定”规定执行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与巡视部门衔接,继续做好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省委巡视内容的相关工作。持续开展好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执行机构编制情况审计工作,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吃空饷”、编外用人等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对发现的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五要抓好自身建设。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增强看齐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服从服务大局作为推进工作的“生命线”;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力;要更加注重从严从实作风锻造,努力建设一支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善谋善思,忠诚、干净、担当、干事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