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县(区)编办自身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监督检查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16

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是机构编制部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有效履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管住管好机构编制重要职责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机构编制队伍整体素质,完成各项繁重任务,积极构建改革、管理、法制化“三位一体”协调推进工作格局的重要保证。县(区)编办处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前沿,在基层政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自身建设不仅关系到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成效,更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最近笔者对庆阳市县(区)编办自身建设情况做了调查,现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县(区)编办队伍基本情况

从编制上看,庆阳市辖7县1区,目前每县(区)编办平均不到9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平均只有3人。从学历上看,在现有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2.5%,本科生占56.8%,专科生占32.1%,中专及以下占8.6%。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占22.2%,31岁—40岁占39.5%,41岁—50岁占29.6%,51岁以上占8.6%。

二、编办自身建设现状

在2010年机构改革中,县(区)编办单独设置,列入党委工作部门,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编办的自身建设,编办主任均兼任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队伍建设、车辆配备、办公设备购置、场地提供等方面都给予了坚定支持。编办的各项工作活力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区)编办编制紧缺,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机构改革中,省、市将县(区)编办直接划归党委序列,单独设置,原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的党务、财务、工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由编办自行承担。随着实名制管理、电子政务建设、中文域名、网上登记等新业务的拓展,工作量逐年增加,人手日趋紧张,有时还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按省编办对县(区)编办人员配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影响机构编制工作。8县(区)编办,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有8人,从事业务工作的一般人员只有43人,占全部人员的53%,平均每县5人,有研究生学历的仅2人,且绝大多数人员还专业不对口。据调查,编办大量业务工作,主要由2至3个人承担,即使个人素质再高、能力再强,长期也不堪重负。某县编办2010年前,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负责业务工作和登记管理工作2人,司机1人,工作人员少,疲于应付。

三是基础条件较差,不利于开展工作。编办单独设置后,需要有办公场地,如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等工作和学习的必备场所。各县(区)编办按照省上四部门《关于加强市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意见》要求,尽管全市新增加办公场地258平方米,办公条件虽有所改善。但相比科级办公用房每人使用面积为9平方米,科级以下每人6平方米的国家规定,还有很大差距。据调查,8县(区)编办平均办公用房112.75平方米,最多的只有160平方米,最少的编办仅有40平方米,人均不到4平方米。办公场地十分紧张,每到月初、季末审批工资或者年检时,办公室人满为患,无法正常办公,影响其它工作。

三、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对策

编办肩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机构编制管理、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职责。编办自身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承担党委、政府和编委赋予重要职责的完成。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建设,选强配优领导班子。县(区)编办在班子的选拔配备上必须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那些讲党性、顾大局、谋长远、敢于坚持原则、熟悉业务、作风过硬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领导班子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实践证明,凡是领导班子综合素质高,班子团结,机构编制各项工作就名列前矛,反之,则拖拉滞后。

二要优化干部结构,加强编制队伍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最终要靠强有力的干部队伍。要把县级编办打造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单位之家”,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严格把关,按编配置。在人员配备上,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选拔干部,要注重改善来源和专业结构,组织、人社、编制部门一定要严把进人入口关,通过选调、公开招考的形式,把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人才充实到编制队伍中来。合理调配,才尽其用。选人用人,既要看学历,更要看能力,既要看资历,更要看业绩,既要看当前状态,更要看一贯表现。根据每个人学历、性格、经历等情况,将人员调配到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能作用,切实做到唯才是举、择优汰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轮岗交流,提高才智。要采取轮岗交流,交任务、压担子,克服因单位小、岗位少,工作人员在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的现象,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智能,在锻炼中丰富阅历,在成长中提升素质,使每一位同志都能够成为行家里手,永葆机构编制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要建立健全制度,着力实行规范管理。县(区)编办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加强自身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具体步骤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关党务、财务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网络管理、信访工作、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的办理等有关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机关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四要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仅靠传统的老经验、老做法,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治、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风气,联系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在大力培养“五个意识,深入研究”上下硬功夫。着力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认真落实中央机构编制“五不准、七个不得”规定,增强政治责任感,维护工作大局意识。自觉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放在当前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思考,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的重点,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全力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使编办工作与县(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无缝对接。着力增强法制意识。李克强总理最近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靠法治。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本身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机构编制法律法规逐步纳入县(区)委党校的教学内容,加大培训力度,教育党员干部增强法制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编制就是法的意识。着力增强纪律意识。积极推行公开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追究问责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保证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以“效能风暴”为契机,结合年度考核工作,采取自评、他评、组织评等方式,从思想、工作、作风上杜绝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遵等现象的发生。自觉抵制“冷、横、推”等不良习气,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纪律意识。着力增强服务意识。为群众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编办做为党委主要工作部门,就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设身处地为部门和群众着想,努力做到周到服务、热情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着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工作的动力源泉,是转变机关作风的有效载体。编办要明确党员干部创新的责任和要求,加强组织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接受新事物,创造新思路。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以职能转变作为核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党员干部在创新活动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围绕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深化改革的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探讨,丰富政策储备,提供理论支撑。要积极探索管住管好机构编制新思路新办法,动态调整,优化结构,盘活存量,重点满足发展、民生、稳定等方面的机构编制需求。要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致力于破解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庆阳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