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以注册的中文域名作为网上名称,已成为在互联网中单位的重要标识。加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的权威性、公信度和认知度,维护其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区)一级编办作为国家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加快进度注册和完善县乡一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国际互联网多语种域名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网络域名应用日益广泛,域名在维护和保障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编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了两个中文域名的注册管理工作,明确“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的注册管理工作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新的职责,要求地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适应国际互联网多语种域名发展需要,支持国家中文顶级域名的申请工作,切实加强对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规范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积极推动“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的普及和应用。
(二)加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维护我国互联网上信息安全和主权地位的重要措施。域名系统通过记录域名注册、解析、访问等重要数据,能够广泛汇集和准确定位域名注册单位的大量信息,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洞察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动态和方向。因此,网络领域中的域名竞争已成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目前,英文域名主要由美国等国家控制。为此,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我国必须掌握信息化的主导权。近两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将本国语言的域名纳入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且已形成竞争态势,其中,中文、阿拉伯语、拉丁语、印度语等5种语言域名注册已通过国际互联网管理权威机构论证,拟开放注册。“政务”和“公益”顶级域名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确保国家互联网上信息安全和主权地位的重要内容,必须由我国主导和掌握。
(三)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建立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专用中文域名,不仅是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具体措施,更是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网站已成为我国推进政务公开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网站组成的政府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面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开、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窗口。加强“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人民群众通过在互联网上输入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名称来访问相关网站,获取该单位网站所提供的公共信息,从而改变互联网域名体系基础是英文带来的不便。同时,加强“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在提高办公效率、促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提升决策水平等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为改进政务服务提供新途径和新便利。
(四)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机关事业单位注册域名同注册组织机构代码一样,具有唯一性。使用中文域名可以避免假冒网站给机关事业单位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政务”和“公益”域名设立之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网站使用的都是英文域名,公众在互联网上无法通过英文域名准确识别网站主办者身份,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注册了容易混淆的英文域名,并建立了假冒网站进行网络欺诈。“政务”和“公益”域名设立后,只对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并且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恶意抢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网上名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加强“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有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网站的权威性、公信度和认知度,有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是编办的一项新职责、新任务
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机构编制系统新增的一项职责,更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政治任务。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不仅要做好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也要做好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握好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开展“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所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政务”类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以及行使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群体性自治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国际公益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的机构及其他非营利性单位。原则上,机关事业单位不论有没有网站,不论是不是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只要是编制部门或民政部门依法审批成立的,都要注册“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
三、加强域名注册培训,发挥网络红页作用,提高各域名注册单位对注册管理工作的认知度
网络红页是国家域名注册登记管理中心为已注册的域名在互联网上所做的一个信息展示页面,通过网络红页,各注册单位既可将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政策作以展示,也可通过域名解析,将已成形的英文注册网站通过发布红页的方式予以链接,让更多的信息为外界所了解,对增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至关重要。目前,县乡一级已注册了域名的事业单位,90%左右都没有建立网站。由于单位经费紧张专门申请一个网站很不现实,因此网络红页的推出,对这些单位来说是一种可接受的微网站,通过红页,可以在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迅速开通本单位的网站。因此,各级编办、尤其是县区一级的编办,要加大培训力度,在传达国家、省、市一级工作任务的同时,充分从政治和思想高度,对各注册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高度认识中文域名注册工作的战略意义,并培训他们对于网络红页的应用和维护,力争把中文域名注册工作搞彻底。
一、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国际互联网多语种域名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网络域名应用日益广泛,域名在维护和保障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编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了两个中文域名的注册管理工作,明确“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的注册管理工作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新的职责,要求地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适应国际互联网多语种域名发展需要,支持国家中文顶级域名的申请工作,切实加强对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规范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积极推动“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的普及和应用。
(二)加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维护我国互联网上信息安全和主权地位的重要措施。域名系统通过记录域名注册、解析、访问等重要数据,能够广泛汇集和准确定位域名注册单位的大量信息,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洞察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动态和方向。因此,网络领域中的域名竞争已成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目前,英文域名主要由美国等国家控制。为此,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我国必须掌握信息化的主导权。近两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将本国语言的域名纳入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且已形成竞争态势,其中,中文、阿拉伯语、拉丁语、印度语等5种语言域名注册已通过国际互联网管理权威机构论证,拟开放注册。“政务”和“公益”顶级域名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确保国家互联网上信息安全和主权地位的重要内容,必须由我国主导和掌握。
(三)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建立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专用中文域名,不仅是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具体措施,更是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网站已成为我国推进政务公开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网站组成的政府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面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开、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窗口。加强“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人民群众通过在互联网上输入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名称来访问相关网站,获取该单位网站所提供的公共信息,从而改变互联网域名体系基础是英文带来的不便。同时,加强“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在提高办公效率、促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提升决策水平等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为改进政务服务提供新途径和新便利。
(四)开展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机关事业单位注册域名同注册组织机构代码一样,具有唯一性。使用中文域名可以避免假冒网站给机关事业单位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政务”和“公益”域名设立之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网站使用的都是英文域名,公众在互联网上无法通过英文域名准确识别网站主办者身份,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注册了容易混淆的英文域名,并建立了假冒网站进行网络欺诈。“政务”和“公益”域名设立后,只对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并且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恶意抢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网上名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加强“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有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网站的权威性、公信度和认知度,有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是编办的一项新职责、新任务
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机构编制系统新增的一项职责,更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政治任务。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不仅要做好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也要做好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握好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开展“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所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政务”类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以及行使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的范围是: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群体性自治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国际公益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的机构及其他非营利性单位。原则上,机关事业单位不论有没有网站,不论是不是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只要是编制部门或民政部门依法审批成立的,都要注册“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
三、加强域名注册培训,发挥网络红页作用,提高各域名注册单位对注册管理工作的认知度
网络红页是国家域名注册登记管理中心为已注册的域名在互联网上所做的一个信息展示页面,通过网络红页,各注册单位既可将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政策作以展示,也可通过域名解析,将已成形的英文注册网站通过发布红页的方式予以链接,让更多的信息为外界所了解,对增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至关重要。目前,县乡一级已注册了域名的事业单位,90%左右都没有建立网站。由于单位经费紧张专门申请一个网站很不现实,因此网络红页的推出,对这些单位来说是一种可接受的微网站,通过红页,可以在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迅速开通本单位的网站。因此,各级编办、尤其是县区一级的编办,要加大培训力度,在传达国家、省、市一级工作任务的同时,充分从政治和思想高度,对各注册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高度认识中文域名注册工作的战略意义,并培训他们对于网络红页的应用和维护,力争把中文域名注册工作搞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