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光荣使命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庆阳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育系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助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庆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委编办“履行教育责任先进单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领域“一号工程”,高质量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全面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密切配合的教育发展格局。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履行教育责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涉及机构编制重点事项,提前安排、优先办理。根据市情实际,一手抓清理整顿、规范管理,一手抓盘活用好、提质增效,努力破解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编制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坚持高位指导,科学设置机构,顺应发展大势
根据城镇化快速发展实际,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推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要求,市委编办高度重视,融合改革发展大势,统筹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37所(幼儿园687所、小学569所、初中83所、九年制学校43所、特殊学校5所、完全中学10所、高级中学21所、十二年制学校4所,中职学校15所)。另外有教学点403个。在市级层面上:健全领导体制,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组建市、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教育局设秘书组,作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承担小组具体工作。市教育局优化整合机构设置,认真落实开放大学转型改革,根据《甘肃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庆阳分校更名为庆阳开放大学,完成市级开放大学转型改革任务。设立庆阳开放大学8县(区)学院,与县(区)职业中专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业务接受庆阳开放大学指导,形成了机构健全、职能完备、市县一体的全市开放教育工作新格局。按照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整合了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中学毕业会考办公室等机构,组建了市教育考试院,加强了全市考试招生工作体制机制。在县区层面上:按照政府主导、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对生源少、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或位置设置不科学的农村学校及教学点,协助县区教育部门逐一分析论证,研究优化调整方案,对生源不足学生极少的学校或教学点,进行了撤并或整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坚持高位推动,统筹编制资源,保障教学需求
针对部分学校教职工编制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市委编办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原则,在全市范围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城乡统一、区域统筹和动态调整机制,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人员底数。为确保新一轮编制核定工作顺利推进,市县两级编制、教育、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调研摸底工作,全面核查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编制配备、班级设置、学生人数、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广泛听取基层学校关于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方面意见建议。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教育布局调整和学生人数变化情况,每三年调整一次。主动争取上级支持。针对我市地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小规模教学点多的实际,积极向省上反映,多方争取为全市核增中小学教职工周转编制1877名,市县(区)编制部门同步加大盘活挖潜力度,调剂补充事业编制386名,累计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263名,2023年6月实现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以县(区)为单位全面达标。创新编制保障方式。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和省委编委《关于规范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有关“高等学校可聘用兼职教师”和“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灵活用人”的精神,结合现有在校学生数,按教学人员缺口的50%比例,给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下达人员控制数114名,用于分年度补充社会化方式招聘教师,或用于聘任兼任教师。根据自然减员情况,每年给庆阳职业技术学院3-8名编制保障,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教师,全力保障职业技术教学需要。下放编制管理权限。市委编办主动会同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首先,针对中小学教职工“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区域性结构性缺编问题,制定出台《关于统筹使用市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文件,为解决城区上学压力、大班额消化难度及农村学校小弱散、生源流失较快而引发的教师流动需求问题,将市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部交市教育局管理,由市教育局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学校班额、在校学生、校医配备等基数,按照省上规定的核编标准,统筹分配和动态调整市直各中小学间编制,推动编制资源由传统管控向主动保障型转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其次,在保证各县(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前提下,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用编需求、教师离职培训和病产假等特殊情况,动态调整增核比例。第三,将中小学校内设机构设置权限下放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由各中小学在核定的内设机构限额内,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提出内设机构设置意见,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变“事前审批制”为“事后备案制”,以体制机构的活力来激发教育教学发展潜力,满足了一线教学工作需求。
认真分析存在问题,优化教育编制配置。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严格按照师生比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配编标准,统筹考虑教师脱产进修、产假病假、特殊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校医、新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等情况,测算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余缺情况。全市现有在校学生445824人(幼儿园77076人、小学198919人、初中100604人、高中50788人、特教学校312人、中职学校18125人)。据了解,近年来,全市新生人口逐年下降且趋势明显,园幼儿和小学生总数逐年减少,乡村学生减幅更大,城镇学生占比逐年增大,“空心化”村镇问题较为严重,导致编制资源闲置,城镇学校“大班额、大校额、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西峰城区问题特别突出。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市委编办着眼破解西峰城区教职工编制瓶颈,在编制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2022年为市区统筹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096名,极大的缓解了一些重点学校用编紧张的局面。调整规范领导职数。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设置,合理配置处级和科级建制学校的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职数,夯实以党建引领提升教育质量工作责任。调整优化了全市中小学领导职数,给庆阳二中、三中、四中、庆城县陇东中学、庆化学校核增了党委书记职数;将市东方红小学、市实验小学原核定的党支部书记职数调整为党总支书记职数,明确了庆阳特教学校、市科教苑幼儿园、庆化幼儿园由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核增了庆阳特教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职数;对8县(区)161所科级建制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进行了调整规范,为市级重点小学、幼儿园和县(区)人员规模较大的12所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核增了行政领导职数,加强了领导工作力量。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强化人才储备,保障急需紧缺人才用编需求,对教育系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坚持“特事特办、优先办理”,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尽最大限度予以保障支持。两年来,先后为全市教育系统引进的386名(市直146名、县区240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编制保障,西峰、庆城、环县、宁县等县(区)编制紧缺的实际,积极利用“周转编制池”,解决教育领域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问题。
三、坚持部门联动,全力齐抓共管,规范职工管理
针对一些中小学校存在的“有编不用,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长期“以聘代用”等问题,将教师编制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巡视检查内容,加大机构编制专项督查力度,提升编制资源管理水平和使用效果。
加强编制资源管理,强化管理约束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市委、市委编委主要领导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解教育重大问题、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等重大问题高度重视,高频调研,高标要求。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在市县两级设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定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中央省上决策落地生根。加大整治力度,一方面,利用巡察的政治优势,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机构编制治理效果。另一方面,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在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及时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使用清理整治,促使中小学教师返岗归位,清理收回非教学单位使用教职工编制。
严守编制“红线”要求,着力提升使用效果。严格总量控制,市委编委先后发文明确规定,严守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红线”,实行专项管理、专编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确保把有限的编制资源投入到教学关键领域和一线。严禁“吃空饷”,市委编办会同教育、财政、人社部门开展对长期借调、长期无正当理由不上班教师进行清理规范。严禁机关事业单位借用教职工,从制度层面保证教育教学力量不被削弱,促进教育编制规范管理和使用。严守规章制度,市委编委为解决非教学人员占比偏高等师资队伍结构问题,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校内设机构设置的通知》,从强化编制保障、完成超编消化、科学设置岗位、规范抽调借用、整治闲置师资、清退临聘教师等方面疏通堵点。统一规范设置学校内设机构,压减管理岗位,将统筹腾出编制资源用于教学一线需求。同时,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着力解决职称终身制、岗位固定化等问题。建立周转制度,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建立市直中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和县(区)教育系统编制“周转池”。目前,全市中小学共使用周转编制1877名,主要用于市直满编超编学校补充急需专任教师、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解决部分县(区)教育编制阶段性紧缺等问题。推进后勤社会化,将中小学校后勤保障类和辅助类人员与教学管理剥离,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实行“经费包干、购买服务、人员自聘、合同管理”的方式,压缩正式在岗在编人员比例,全面精简中心学校、中层管理岗位设置,统筹中小学校总务、政务、政教等管理人员配备,优化工勤教辅人员结构,让教师编制在讲台一线上发挥更大效益。